全球微速讯:朱允炆手握几十万大军,为何却输给了仅有八百亲兵的朱棣
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,大肆削藩,众多藩王中,他最忌惮的就是实力强大的燕王。为了削弱燕王的力量,朱允炆调缘边军官三万驻扎开平,将燕王府的精锐部队全部抽走,只剩下八百精兵。这八百人怎么来的呢?史书说:"王密与僧道衍谋 ,令指挥张玉、朱能潜纳勇士八百人入府守卫。"是的,偷偷摸摸来的。朱允炆实力雄厚,耿炳文为大将军时,号称兵力三十万;李景隆为大将军时,率领五十万军队攻打北平。双方实力悬殊,但拥有一手好牌的朱允炆却输得一败涂地,这是为什么呢?
朱棣在北平期间,可谓是凶险万分,处于朱允炆的重重包围之中。建文元年七月,朱棣用计擒杀了谢贵和张昺,夺了九门,转危为安。其后引援《祖训》的内容:"朝无正臣,内有奸恶,则亲王训兵待命,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",开始了靖难。其实朱棣这条借口是有漏洞的,因为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密诏诸王,但朱允炆没能立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制裁朱棣,错失了舆论的先机。其后,朱棣拔居庸关,破怀来,抓宋忠,取密云,克遵化,降永平。只用了短短两个月,实力已经壮大到几万人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靖难之役,只是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之间的皇位争夺中,说白了就是自家人的权力斗争。打了三年,朱棣并没有占到太大的优势,"所克城邑,兵去,旋复为朝廷守,仅据有北平、保定、永平三府而已"。究其原因,还是兵力有限,不能直接跟朱允炆正面刚。这时候,恰好因为朝廷有些宦官投降朱棣,朱棣由此探听到了建文帝那边的虚实。朱棣身边武将比较多,运筹帷幄的只有姚广孝。不过一个姚广孝也够用了,因为他的每个建议,都提到了点子上。姚广孝建议朱棣直捣京师。这个计策很是精妙,一来南京是建文帝的老巢,抓住了问题的核心;二来不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,可以集中兵力直捣要害;三来避重就轻,出其不意。
朱棣身边的武将能打,文臣善谋,相比之下,建文帝的帮手,就显得有点菜了。黄子澄、齐泰、方孝孺都是饱读诗书的文臣,但并不擅长实践,更不擅长指挥作战。齐泰稍微好点,出的主意都比较中肯,可惜朱允炆不太听他的。黄子澄最大的特点就是出馊主意,关键是朱允炆偏偏爱听他的。黄子澄出的最馊的主意就是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。耿炳文是老将,虽然失利了,但是采取的是持久战,时间一长,朱棣未必吃得消。李景隆就不同了,没有实战经验,只会瞎指挥、送人头,还特别小心眼,嫉妒贤能。
听到李景隆为大将军的消息,朱棣简直笑出了猪叫:"李九江,纨绔少年一个,容易对付的!"果然,朱棣稍微用点计谋,李景隆就上当了,屁颠屁颠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北平,结果一败涂地。朱棣攻破大宁,反过来攻击李景隆,李景隆又毫无意外地失败了,只好逃到德州。朱棣攻打大同,李景隆带着军队出紫荆关救援,无功而返。白沟河之战,李景隆集齐了六十万大军,愣是被打得屁滚尿流,白白损失了十万多人。谜之诏令--毋使朕有杀叔父名
说句实在话,朱允炆这条诏令令人很是迷惑。今人一般有两种解释:第一种,朱允炆顾念亲情,不想置朱棣于死地,也不想让自己背上杀叔父的罪名。这无疑是给朱棣一道免死金牌,将士的行动变得束手束脚,朱棣好几次因这道诏令免遭屠戮,捡回一命。第二种,朱允炆一心想置朱棣于死地,但又不好意思明说,只能通过这条诏令暗示手下--你们趁乱把朱棣杀了,到时候就不关我的事了。
不论哪一种解释,朱允炆这种既想做"婊子",又想立"牌坊"的做法,让底下的人很难做。杀了朱棣吧,怕皇帝秋后算账,我明明叫你们不要杀我叔叔,你却杀了他,你该死!相反,不杀朱棣反而安全点,因为是你叫我们不要杀的,有什么后果,不怪我!
总而言之,朱棣一开始确实处于不利地位,但他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,身边又有一群很多靠谱的小伙伴,使得他在一次次的危机中获得新生,转危为安,壮大势力。这是自身努力的结果。当然,对手太菜了,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俗话说,天予不取,反受其咎。或许正是这个理吧!
参考书目:
张廷玉:《明史》
何孝荣:《论姚广孝与"新明朝"的建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