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涨562%!汽车定制改装的春天来了?
暴涨562%!汽车定制改装的春天来了?
日益频繁和逐渐疯狂的价格战昭示着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内卷,这种不断地重复过去的范式,“只有数量增长、没有质量改进”的发展模式难以塑造出健康的汽车产业。要破除内卷,各大汽车厂家、零部件企业以及汽车经销商等主体需要跳出价格战思维,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,发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筑牢护城河,以此开辟新的增长点,实现差异化竞争。
中汽信息科技(天津)有限公司联合汽车之家共同编制、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院作为支持单位发布的《汽车定制改装行业发展白皮书》(以下简称“白皮书”)显示,根据机动车上险数据测算,2022年以来汽车定制改装车型销量快速上升,其中2022年销售9.8万辆,同比增长562%。虽然占汽车销量整体比例较低,但发展潜力和增速明显。未来,改装可能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创新引擎之一。
2022年是车企定制改装元年
(资料图)
据汽车合规改装联合推进办公室(以下简称“LM”)基于市场调研、销售数据测算,2020~2022年我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由705亿元增长至935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.3%。预计2025年改装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1600亿元,其中定制改装年增长率接近100%。随着我国汽车改装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,国内整体改装比例有望赶超海外成熟市场,届时我国改装市场整体规模预计将达到万亿级。
中汽信科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顾洪建表示,2022年是我国车企定制改装发展的元年。随着汽车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,汽车改装多元化格局正在加速形成,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开始涉足改装领域。同时,国家和地方也多次提出加快发展汽车改装,明确改装项目范围,强化车辆改装变更流程,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汽车改装的消费需求。
在政府、企业和消费者的多方推动下,我国汽车改装行业发展正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,一是实现持续增长态势。2022年,我国定制改车型销售9.8万辆,同比增长562%。年轻消费群体更加重视车辆的个性化、定制化和差异化。二是汽车改装行业趋于专业化和标准化。越来越多的汽车改装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化和连锁化发展模式。通过机构认证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。三是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为汽车改装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背景下,汽车改装行业正不断开拓新的改装方向,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,实现行业的创新与发展。
定制改装上升到车企战略高度
近两年,我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,特别是以车企定制为代表的前装市场的加快发展,促进了整个改装供应链发展。中汽信科改装项目主管杨腾健指出,发展改装是激活汽车市场的解题思路之一。
之所以将2022年称为车企定制改装元年,是因为无论从车型数量还是销量规模来看,车企定制改装都呈现指数型增长。目前已有超过20个汽车品牌推出了定制款或限量款车型,超过60家专用车企获得了汽车厂家的改装授权。从销售区域来看,定制改装市场需求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,主要集中在长三角、珠三角、川渝、京津等区域。
车企定制改装涉及技术、采购、制造、营销、法规等多个部门,内部的组织运营体系成为关键要素,部分车企已将定制改装上升到战略高度。对内需要在组织架构、项目协同、产品开发流程、供应商质量要求、用户圈层运营等方面形成闭环业务体系,对外需要积极打造车企个性化定制产业生态。
杨腾健建议,当下车企定制改装应重视改装链条的合规性,关注改装政策动向并持续分析合规改装的边界。搭建适用于改装的内部组织运营体系,如组建独立的改装部门或工作组进行内部协调。企业应重视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,在车型开发阶段就充分考虑车辆的可改装性。在渠道和营销方面,可以依托授权体系进行售后改装业务拓展,线上线下相结合,破圈营销。最后,还应加快构建设计公司、改装件供应商、保险公司、改装服务企业生态圈。
五大问题制约改装行业发展
汽车之家新能源业务副总裁范鑫总结认为,当前我国有五大问题制约着改装行业的发展。第一,改装管理制度有待完善。国内对汽车改装行业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,导致我国难以持续放开汽车改装项目。
其次,改装企业缺乏规范化管理。很多不具备改装能力的企业从事改装业务,而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改装企业又无法取得合法身份。
第三,人员管理与培训制度缺失。我国既没有建立汽车改装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以及监管机制,也没有全国性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改装培训机构,导致改装从业人员管理缺失,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。
第四,零部件质量有待规范提升。我国对在汽车改装领域的零部件,尚没有统一的质量要求。一旦涉及车辆安全的改装零部件出现问题,将导致重大事故。
第五,改装效果难以提前展现,缺少仿真软件服务以及可靠的销售渠道,制约了消费需求的释放。
杨腾健介绍,后装改装虽然仍受到政策法规制约,但已具备较大规模,合规化、品牌化发展成为重要趋势。2022年《机动车登记规定》明确允许改装项目和备案流程,可以满足消费者基本的改装需求,但法规仍有待进一步完善。比如,在认定变色龙车膜方面,全国不同地方交管政策并不统一。
管控、共创与科技赋能并举
长城汽车共创中心负责人郑庆华告诉记者,当前改装用户的痛点主要表现为担忧车辆改装以后会受到处罚、零部件质量良莠不齐影响行车安全、终端施工和售后服务差、市场价格混乱。
郑庆华建议,主机厂应通过供应链强管控,培养优质供应商,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;建立零部件追溯系统,统一终端售价监管;为终端门店提供专业化、标准化、体系化的培训,提高客户满意度。
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杨颖认为,为出行行业或其他特殊需求行业定制改装车的前景广阔。央企、国企在资金和数据管理方面具备优势,民营企业则可以发力C端,构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业链。他判断,随着汽车智能化、共享化,中低收入消费者未来买车的需求将降低,中大型MPV符合特定群体的诉求,可能是惟一销量增长的细分车型。恰恰在合规改装中,MPV的使用场景改装是被允许的。
合创汽车将开放成熟的供应链体系、柔性生产线、营销流量推广、全国销售网点、交付网点、售后网点、全国服务支持和用户社区8项资源,与共创伙伴一同致力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
魔笛范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贾立元介绍,汽车改装的个性化开发流程一般包括定制方案、样车/展车试制、零部件量产和市场及销售支持四个部分。需要注意的是,汽车设计师并不是艺术家,而是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,实践证明通过AI方式进行车型改装设计会大大提升准确度,同时也能更好匹配用户需求,辅助精准营销。
文:陈萌 编辑:焦玥 版式:刘晓烨